时间:2022-11-23 22:23:29 | 浏览:3014
随着全球逐渐向新能源转向,尽快锁定未来数十年的关键材料便成为全球“巨无霸们”的头号要务。近日,美国通用与矿业巨头嘉能可签订了“为期数年”的钴供应协议,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因原材料的价格高到“不可理喻”,特斯拉可能不得不进入大规模采矿和精炼的领域。
锂、钴、镍,作为新能源金属产业的“三驾马车”,境遇却并不相同,锂作为“白色石油”,其基础地位不容动摇,而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镍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成为产业链的“新宠”,至于钴,则略显尴尬,基本成为产业链“看不惯却又干不掉”的存在。
看不惯,主要是钴“生而高贵”。据长江有色统计,4月18日,国内现货钴报价约55-56万元/吨,现货镍报价在23.55-24万元/吨,钴价格约是镍的2倍。相比于锂和镍,钴本身是一种极为稀缺的金属,更为重要的是,全球钴矿储量和产地都十分集中,市场价格极易被“操控”。
据USGS称,仅刚果(金)一个国家就占据了全球钴矿储量的50.70%,而产量方面,这种不均衡表现更为显著。在2021年全球17万吨的总产量中,刚果(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成。在全球钴矿企业中,嘉能可是绝对的巨头,2021年嘉能可钴产量为3.13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8.41%,鉴于其位于刚果(金)的Mutanda矿于2021年已经重启,预计今年钴产量恢复至4.5万至5.1万吨,“寡头”地位将更加稳固。
离不开,主要是钴“不可或缺”。出于商业考量,近年来“无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实际上,在三元材料体系内,目前达成的共识是,一方面通过高镍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减少钴的用量来降低总体成本。但“无钴”电池的成熟商业化,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显然是不可能。
钴对于三元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起到了具有主导性的作用。而安全和稳定是所有新能源电池技术路线建立的基础,从目前公开资料来看,含钴较低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显著,但在安全余量上略低,也正因此,含钴较低电池使用时,整车企业往往配合其他的动力电池技术提高安全性,如广汽集团的弹匣电池,以及特斯拉的圆柱电池等等。
目前来看,在保证三元电池综合效能上,钴仍然不可或缺。
中国是全球钴精炼产能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钴消费大国,而“贫钴”的现状让中国钴原生料严重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均达到97%以上。以洛阳钼业、华友钴业等为主的国内矿企肩负起了“为国找钴”和“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重任。
(1)华友钴业:“老大哥”站在新能源金属的风口
2003年,刚刚成立一年的华友钴业深入刚果(金)开始上游钴资源布局,是我国最早一批布局刚果(金)钴资源的企业之一,目前,华友钴业是全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2015年,华友钴业收购刚果(金)PE527 采矿权,资源储量大幅增加,并依托资源及融资渠道优势,开始从镍钴铜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转型,当前公司业务板块涉及上游镍钴铜资源开发-中游钴盐/电积铜/硫酸镍冶炼-下游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生产,同时还布局循环回收业务。
2021年12月,华友钴业发布公告,拟4.2亿美元拿下非洲锂矿,锂钴镍的布局,加之一体化的产业链给华友钴业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2)洛阳钼业,买来的“世界钴王”
2021年,洛阳钼业钴产量1.8万吨,少于嘉能可与华友钴业,不过,其拥有钴金属资源储量557.3万吨,高于嘉能可的466.2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据悉,其TFM铜钴混合矿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实现投产,达产后,仅此一矿,铜钴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7万吨和4.3万吨,届时,无论是储量还是产量,在钴领域,洛阳钼业可以和嘉能可掰掰手腕了,在铜领域,也能跻身一线。
洛阳钼业在钴资源的迅速扩张,离不开一个字,买。2016年11月,洛阳钼业斥资26.5亿美元,拿下刚果(金)TFM铜钴矿56%股份;次年4月,再度掏出11亿美元,加购TFM24%股份;2020年12月,又以5.5亿美元,将KFM铜钴矿95%股份收入囊中。仅三次出手,就花费了43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
在“高镍无钴”的技术方向下,2019年11月,洛阳钼业入股了华越镍钴21%股份(后增至30%),及31%包销权,将业务拓展至镍领域,一定程度上对冲风险并积累经验。
就钴资源而言,洛阳钼业无疑后来者居上,但新能源产业链,华友钴业要走得更深和更远。
毛利可以大体说明这家企业经营的产品没有主导定价权,也代表着市场同质化产品竞争压力大小,而且技术含量高低,高毛利、高净利率的公司未来成长性好,风险也相应较低。
洛阳钼业矿产资源丰富实力也雄厚,但其产业链短,而华友钴业产业链长,附加值也相应较高高,上下游协同下,华友钴业毛利率也好于洛阳钼业。
华友钴业(左)与洛阳钼业(右)毛利率对比
一、钴需求将保持高增长1、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电子产品用的非动力锂电池,以及合金领域中是钴金属主要的应用场景。安泰科预计,2021年全球钴消费结构中,3C锂电占比36%,动力电池占比31%,高温合金和硬质合
投资逻辑锂电材料转型卓有成效,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公司持续加速锂电材料一体化转型进程,21H1前驱体销量2.9万吨,同比+129%,市占率跃升至国内第四。前驱体成本中原料占比90%,向上一体化带来显著成本优势。不考虑资源端利润情况下,仅冶炼
随着全球逐渐向新能源转向,尽快锁定未来数十年的关键材料便成为全球“巨无霸们”的头号要务。近日,美国通用与矿业巨头嘉能可签订了“为期数年”的钴供应协议,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因原材料的价格高到“不可理喻”,特斯拉可能不得不进
紫金矿业(02899.HK)发布公告,公司与洛阳实业于2022年11月3日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洛阳实业将其所持有的洛阳银辉30%股权转让予公司,代价为人民币7000万元。该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洛阳银辉100%股权。截至2022年11月3日收
个人预判华友钴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正极材料公司,钴姑(个人对华友钴业的昵称)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一、华友钴业早期业务受到钴价的强烈影响华友钴业于2015年刚上市时,业务主要依托于在刚果金布局的钴矿,也是当时钴资源最丰富企业。2016-2019年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导语mybattery 调整后,华友钴业拟作价8.05亿元,收购华友衢州15.68%股权,并募集不超8亿元配套资金。发行价格由原32.24元/股,调整为23.60元/股。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华
记者 | 郭净净编辑 | 终端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今年前七月累计销量同比涨近40%。作为三元锂电池核心金属元素,铜、钴的价格2021年以来继续上涨,上半年铜市场均价6.67万元/吨、钴均价34.95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0.16%、33.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华友钴业成功从钴业龙头转型成为锂电材料领军企业,判断公司在钴镍原料布局的领先优势和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有望颠覆行业现有竞争格局,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中率先突围,打造成为行业龙头。采用绝对估值法得到公司未来一年合理市值2504
来自百川资讯的数据显示,3月24日,国内电解钴报价区间为24.4万元至25.5万元/吨,均价为24.95万元/吨。今年初,电解钴价格曾从25万元一度涨至27.5万元/吨,不过进入2月份后,随着国内、国外疫情的发酵,价格自高点开始回落。至今,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等3C数码产品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作为制作电池重要原材料之一的钴,2017年价格大涨。受益涨价A股两大龙头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股价连续大涨。2018年,钴价延续上涨态势。两大龙头公司股价能否继续上涨,谁更有后劲?今天我们将全
财务报表一年容易造假,多几年造假就没那么容易了,两个同行业的企业,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数据拿来做对比就可以感受到谁的实力强谁的实力弱了……今天来看看两个家里有矿的企业,感受下谁的实力强……寒锐钴业: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以下为电话调研内容文字版(精简)(问均为小明,答为$寒锐钴业(300618)):1.喂你好,请问是寒锐钴业吗?答:嗯,你说。2.公司主要是生产钴产品嘛,目前公司钴的年产能有多少吨啊?答:刚果那边是5000吨氢氧化钴,然后我们这个产品的话,因
作为镍钴业巨头,华友钴业(603799)受益于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增加以及巴莫纳入合并范围,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约23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不过,由于今年以来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公司初步预计当期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37亿元。钴价下跌存货
华友钴业:钴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2002年,至今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并已建立起独立、完整的钴铜矿产资源的采、选、冶产业链体系。2016年公司钴产品销售量超过了2万金属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钴业务是公司业务的核心,钴业务在
e公司讯,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华友钴业成功从钴业龙头转型成为锂电材料领军企业,判断公司在钴镍原料布局的领先优势和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有望颠覆行业现有竞争格局,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中率先突围,打造成为行业龙头。采用绝对估值法得到公司未来一年合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