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23:50:18 | 浏览:440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范坤鹏 通讯员 韩露
9月14日,洛阳市召开“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主城区专场,介绍洛阳市西工区十年工作成就。
中共西工区委书记王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年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工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大力实施“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步向前、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539.1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总量居全市第二;人均GDP近15万元,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8年领跑全市,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城市区前列,为现代化西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劲势能。西工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豪迈,朝着奋力打造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引领区、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文商旅融合示范区、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活力西工、智慧西工、幸福西工”的愿景阔步前行。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品质更加完善。西工区坚持内外兼修、建管并重,群众出行更畅通了,停车更便捷了,居住环境更舒适了。全区交通路网内畅外联,仅2019年以来,就新建提升道路91条,以王城大道快速路、地铁1号2号线为代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构建,洛阳火车站百年老站旧貌换新颜。西工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9年以来,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580个,任务量居全市第一,目前已改造提升302个,惠及居民17.5万人,明年将全面完成;率先在全市蹚出小区加装电梯的“新路子”,今年已累计加装80部,年底前将达到150部,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西工区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近三年,新建停车场51座,新增停车位近1万个;建成小游园46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0余万平方米。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大力开展“三河三渠”综合整治,今年可率先完成河渠治理,1350亩的金水河由原来的“垃圾山”华丽蝶变成湿地公园,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创新引领经济变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西工区聚焦科技创新,风口产业加速集聚。成功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成洛阳信息科技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8个;培育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市级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总数居全市首位。尤其是2020年以来,西工区在创新载体、主体等方面全面发力,设置3000万元专项资金,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西工硅巷等相继投用,使用面积将突破25万平方米;不断深化与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天津生物所、北师大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合作,今年正在推进总投资1181亿元的重点项目255个,仅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就成功入驻寒武纪、大鱼视觉等“高精尖”科创企业2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西工区聚焦商务强区战略,服务业优势全面巩固。“一区、两带、六圈、七街”服务业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特色商业街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十强”,王府井、新都汇等加速向“沉浸式”消费场景转型,建业凯旋广场、三维友邻中心等建成投用,丹尼斯大卫城有望今年春节前后正式营业,“西工转转”品牌全市叫响,“坐地铁逛西工”已成为市民生活常态。西工区聚焦工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西工经开区获批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引入了正大食品、华荣生物等一批领军型企业,打造了一拖产业园、凤凰谷产业园等一批载体项目;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两化融合”对标企业100余家、贯标企业6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智能车间(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辐射能力明显增强。西工区聚焦文旅强区,文商旅融合相得益彰。“历史文化游”“都市商务游”“红山生态游”三大文旅板块协同发展,西工兵营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红山欢乐谷获批省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周王城南广场完成改造提升,西工小街等特色文旅商业街区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打卡地。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美好生活更加殷实。着力铸造一流西工教育品牌,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新开办公办幼儿园7所,在全市率先实现“零择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多项指标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荣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014中心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纱西社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樱桃沟获评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红山街道被评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王进表示,站在新的起点,西工区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坚定不移锚定省委“十大战略”、市委“三项重点工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实施“三强”发展战略,全面加快建设“三个西工”,奋力在“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新征程中勇争先、更出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范坤鹏 通讯员 韩露9月14日,洛阳市召开“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主城区专场,介绍洛阳市西工区十年工作成就。中共西工区委书记王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十年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工区始终坚持以
来源:洛阳晚报3月23日上午,一份“西工区关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XXX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在本地微信群流传。13时许,洛报融媒记者从西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网传流调报告信息不实,西工区尚未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请广大网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十三五”以来,洛阳依托“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赋予山区建设新的内涵,因地制宜提出发展“沟域经济”,并将其确定为九大体系6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稳增长、打基础、增后劲的关键之举。今年以来,西工区扎实开展“项目全面建设年”行动,深入结合“能力作风深化年”,多措并举招引项目、凝心聚力推进项目。二季度以来,以各种形式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议20余次,形成工作简报
河南日报讯(记者田宜龙通讯员吴云骊)赏九洲夜景、穿华服穿越到隋唐;尝特色美食、学九洲夜课;还有星光帐篷、童潮娱乐、国潮彩绘……连日来,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的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景区推出的夜游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九洲逢盛世,一池阅千年。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通讯员 张学争基础教育“城镇挤、农村弱”,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曾困扰着一些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而在洛阳市中心城区的西工区,却呈现出
据了解,洛阳市西工区共有老旧小区580个,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的有537个,涉及居民7.2万多户,改造面积达596万㎡,是洛阳市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量最重的城区。为了加快旧改,近日,2022年西工区老旧小区改造提质EPC项目(一、二标段)开始招
光志刚摄近日,在位于西工区邙岭大道与衡山路交叉口附近的洛阳凤凰谷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讲解园区概况。该产业园为省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面向未来市场前沿需求,将建设企业总部研发、智造厂房、孵化中心、数字信息基地等,重点发展智能装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通讯员 马健婷 刘峥嵘当前,洛阳正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加快打造平台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以更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开启了重振洛阳辉煌的现代化建设新征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表示出区里对我们公司加快发展的一种期盼。” 2日,在西工区召开的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大会上,洛阳京师睿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昊深有感触地说。当天,包括南昊在内的260余人被认定为西工区高层次人才,不仅共获得
据“洛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4月27日0时至3时,西工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两人均为支援上海方舱医院建设点对点返洛直接进入隔离点人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确诊病例:男性,职业:工程师,赴上海
2020年洛阳市西工区公开招聘全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方案为满足我区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并报市人社局、市编办批准,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0名全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第6
情况通报2022年4月27日0时至3时,西工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两人均为支援上海方舱医院建设点对点返洛直接进入隔离点人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确诊病例:男性,职业:工程师,赴上海前租住西工区。4月13
23日上午,一份“西工区关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XXX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在本地微信群流传。13时许,洛报融媒记者从西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网传流调报告信息不实,西工区尚未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请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一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8月17日,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智慧西工”战略合作协议》,“智慧西工”建设迈入新阶段。在当天举行的签约仪式上,西工区委副书记、区长史千灵代表西工区委区政府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高级